按理來說,恐怖游戲的受眾群體不大,喜歡的玩家大多是趙子龍再世,貞子從電視里爬出來都能面不改色的。
或者是一些“又菜又愛玩”的朋友,比如我大學的舍友,買了個逃生2玩了一下午就再也不敢打開。
加上現(xiàn)在用抽象方式做恐怖游戲通關的博主越來越多,導致許多好奇但不敢玩的玩家根本都不需要再買個游戲挑戰(zhàn)自己了。
(恐怖游戲區(qū)知名UP主,剪掉了所有恐怖鏡頭的“億命通關”。)
如此一來,恐怖游戲的受眾群體可謂是越來越少。
游戲玩的人少,游戲廠商就沒錢賺,如今大部分粉絲向游戲也在用各種方式改變,來讓自己的作品面向世界,面向更多玩家。
怪物獵人就是很好的例子,從怪物獵人:世界開始不斷地簡化,讓這個本身比較小眾的游戲,到前端時間怪物獵人:荒野發(fā)售三天就賣出八百萬份。
恐怖游戲的廠商們自然也想自己的作品能更加“大眾化”。
但恐怖游戲的受眾群體少并非是因為其操作門檻高,做簡化這條路就行不通。
我們說強者從不抱怨環(huán)境,這點小事能難得住上天入地的游戲開發(fā)者嗎?
他們想出的辦法,是利用好色克服你的恐懼,你看貞子如果長這樣你還害怕嗎?
來看看3月14日上線Steam的,寂靜嶺系列全新作品寂靜嶺f,封面可以看得出,女主是一位JK美少女。
當然,魯迅先生曾教導我們不可以貌取人,我不會因為一張封面就認定這款游戲是準備以“**”攻克“恐懼”的。
從科樂美(寂靜嶺開發(fā)公司)公布的消息來看,寂靜嶺f是一個“18+”(18歲以上才適合玩)的游戲。
這里給大家普及一下年齡限制的小常識:“18+”中主要包含**、血腥、暴力,并沒有“恐怖”這個元素。
“18+”,就拿寂靜嶺的前幾作舉例子,寂靜嶺從第一代到第四代的寂靜嶺:閉室均為“15+”。
那么如果是血腥+恐怖,是否會達到“18+”的評級呢?
還是寂靜嶺,08年有一款名為寂靜嶺:歸鄉(xiāng)的游戲準備發(fā)售,最后卻因各種原因被叫停。
這款游戲在當時以血腥暴力而聞名,它的評級是“17+”。
所以!可以看得出“18+”的游戲大部分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**內(nèi)容。
從各種信息來看,本作中“校園霸凌”是主要主題之一,再加上標簽上的“裸露”,其實可以大致推斷出成人內(nèi)容大概是女主被施壓校園霸凌時被扒光了?
(以上純屬個人瞎猜測)
不過這樣把美少女融入到恐怖游戲中還是太獵奇了一些,首先美少女是“我們自己”,而恐怖游戲中令人害怕的則是各種“鬼怪”,這樣一來即使女主貌美如花甚至有澀情內(nèi)容,也不一定能吸引到原本不敢玩恐怖游戲的玩家。
這樣一來又回到前面的問題,到底要如何把恐怖游戲做到面向大眾呢?
很簡單,按這個思路,把美少女做到你要面對的“鬼怪”身上就好了。
(這里的美少女當然不是指寂靜嶺之前登場過的女鬼護士)
米塔就是一個成功例子。
其實坦白來說,米塔并非傳統(tǒng)意義的恐怖游戲,細數(shù)恐怖游戲中比較出名的幾個IP,生化危機、寂靜嶺、逃生,主要玩法是過劇情,在劇情路上會有各種“鬼怪”想方設法地嚇你。
米塔則是在游戲中加入了大量小游戲玩法,讓游戲中又充斥了各種游戲,真正要談那種恐怖的、貼臉的鏡頭,幾乎找不到。
而最大的不同就是,米塔中的“女鬼”,就是想要整死你的那位瘋狂米塔,長得太漂亮了。
再加上設定上人家是個病嬌,抓你只是為了想和你永遠地在一起而已。
這樣代入進去玩游戲,是不是就沒那么害怕了呢?
同樣的,把這些“美少女”換成“美男子”應該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。
你看,這是令人害怕的吸血鬼:
這是萬人迷的吸血鬼:
啊啊啊吸我血吧
話說回來,恐怖游戲的敵人如果全部都是俊男美女,可能會丟失一些“恐懼”的感覺。
試想逃生2中開局最嚇人的場景,無非就是走到村子中有一個瘋掉的女人拿斧子追著你砍。
假如這個瘋子長著一張米塔的臉,可能就沒那么嚇人了。
這種時候,就更考驗恐怖游戲的“嚇人功底”,以環(huán)境、心理暗示的方式來塑造場景上的恐怖,而不是只用一個個貼臉鏡頭來嚇人。
不過對于我而言,我還是很希望這些恐怖游戲多多加入一些美少女進去的。
否則我怎么每周給大伙分享澀圖呢?(狗頭.jpg)